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深秋如画,古韵悠长。本文精选十首描写深秋的巅峰古诗词,带您领略千年文脉中的秋意哲思。从邵雍“终岁都无事,四时长有花”的明丽,到柳永“雨馀爽气肃西郊”的苍茫;从纳兰性德“深山夕照深秋雨”的幽怨,到尹鹗“深秋寒夜银河静”的孤寂——这些诗句或绘景如画,或抒情如诉,皆以深秋为镜,映照出古人对自然、人生、离别的深刻体悟。每一首都如深秋的枫叶,经霜愈艳,历久弥新,值得细细品读,收藏于心,在秋意渐浓时,与古人共赏一轮明月,共品一缕秋思。
图片
1
深秋吟
邵雍〔宋代〕
终岁都无事,四时长有花。
小车乘兴去,所到便如家。
邵雍此诗作于隐居洛阳时,深秋时节却写“四时长有花”,非违时令,乃以理观物——心无挂碍,则四季皆春。终岁无事,非真无所作为,而是超脱世俗纷扰,随性适意。小车信步,所至即家,暗喻道家“逍遥游”之境。其时北宋理学方兴,邵雍却以诗传道,将深秋萧瑟化为“乘兴”之机,体现“安时处顺”的哲思。全诗语言平实如话,却暗藏天人合一之理,深秋寒意中透出温煦的生命智慧,恰似寒夜炉火,暖而不灼,静而生动。
图片
图片
2
深 秋
朱诚泳〔明代〕
霜寒金气重,落叶覆苍苔。
万木俱萧索,黄花独自开。
诗中“霜寒金气重”直写深秋寒意,“落叶覆苍苔”勾画荒园静景,万木萧索间独见黄花傲放,暗喻士人在衰世中的坚守。朱诚泳作为宗室成员,虽无政治波澜,却以深秋为镜,照见生命本真,繁华易逝,独守本心者方得永恒。全诗未用典故,以白描见长,深秋的清冷与菊花的孤贞形成张力,既是对自然节序的细腻捕捉,亦是对人生境遇的哲思沉淀,语淡而意远,如深秋冷泉,清冽中自含深味。
图片
图片
3
白露前一日已如深秋有感
陆游〔宋代〕
匹马曾防玉塞秋,岂知八十老渔舟。
非无丈二殳堪请,只恐傍人笑白头。
此诗作于陆游八十岁隐居山阴时。白露前夕已显深秋寒意,恰似诗人暮年境遇。“匹马曾防玉塞秋”追忆青年戍边抗金岁月,“岂知八十老渔舟”转写如今垂钓江湖的苍凉。虽仍有“丈二殳”报国之志,却自嘲“笑白头”的无奈。深秋的萧瑟与白露的清寒,暗喻时光流逝与壮志难酬。全诗以深秋为背景,融个人身世与家国情怀于一体,语言质朴而情感深沉,既见陆游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的赤诚,又显“烈士暮年”的悲怆,如深秋霜叶,红得热烈却终将凋零,读来令人唏嘘。
图片
图片
4
题宣州开元寺水阁
杜牧〔唐代〕
阁下宛溪,夹溪居人。
六朝文物草连空,天淡云闲今古同。
鸟去鸟来山色里,人歌人哭水声中。
深秋帘幕千家雨,落日楼台一笛风。
惆怅无因见范蠡,参差烟树五湖东。
此诗作于开成三年(838),当时杜牧任宣州团练判官。这首诗是他游开元寺,登水阁时的所见所闻及触景所发而作的。深秋时节,诗人登开元寺水阁,见宛溪两岸草掩六朝遗迹,天淡云闲中古今同此苍茫。深秋细雨如帘幕笼罩千家,落日楼台间笛声随风飘散,将深秋的萧瑟与历史的苍茫熔铸一体。末句“惆怅无因见范蠡”暗喻自身壮志难酬:范蠡助越灭吴后泛舟五湖,而杜牧虽怀经世之才,却只能在此烟树朦胧处遥想前贤。全诗以深秋为幕,融六朝兴废、今昔对比、人生惆怅于一炉,语言清丽而意蕴深长,如深秋晚钟,余韵悠远,既见盛唐遗韵,又显晚唐风骨。
图片
图片
5
生查子·深秋更漏长
刘侍读〔唐代〕
深秋更漏长,滴尽银台烛。独步出幽闺,月晃波澄绿。
菱荷风乍触,一对鸳鸯宿。虚棹玉钗惊,惊起还相续。
深秋夜长,更漏声里烛火将尽,映照出幽闺女子的孤寂身影。月映澄波,菱荷风动,惊起鸳鸯成双,暗喻独宿之人的落寞。词中“深秋更漏长”既写实秋夜漫长,又暗喻年华流逝、相思难遣。刘侍读身为侍从官,或借闺怨抒己怀,将深秋的清冷与内心的惆怅交织,语言清婉如秋水,不事雕琢而意蕴深远,恰似深秋寒夜的一缕月光,清冷中透出幽微的怅惘,既符合唐代文人含蓄蕴藉的审美,又暗藏对人生际遇的细腻体察,读来令人低回不已。
图片
图片
6
深秋病间城南园茗坐竟日
王浩〔清代〕
草树生香已老秋,无多佳境为淹留。挂林残日窥人大,刻骨西风动地愁。
一卧蜩螗无复沸,再来萸菊可能酬?百年行乐诛茅地,欲语平生又自休。
此诗尽显孤寂与哲思。诗中“草树生香已老秋”以草木香老写深秋萧瑟,暗喻生命渐衰;“挂林残日窥人大”拟残阳窥人,流露病中独坐的寂寥。西风“刻骨”之愁,既是深秋寒意,更是病体沉疴与人生短促的双重悲怆。“百年行乐诛茅地”化用陶渊明隐逸意象,却在“欲语平生又自休”处戛然而止,暗喻壮志未酬而生命将尽的无奈。全诗以深秋病中视角,融自然景致与人生感慨于一体,语言清瘦如秋,情感沉郁如霜,恰似寒夜残烛,既见病中清寂,又透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察,读来令人扼腕。
图片
图片
7
蝶恋花·出塞
纳兰性德〔清代〕
今古河山无定据。画角声中,牧马频来去。满目荒凉谁可语?西风吹老丹枫树。
从前幽怨应无数。铁马金戈,青冢黄昏路。一往情深深几许?深山夕照深秋雨。
纳兰性德此词作于扈从康熙出塞时,深秋边塞的苍茫景象触动其家国之思。开篇“今古河山无定据”以历史兴亡起笔,画角声、牧马频动,勾勒出边地荒凉图景。西风中的丹枫树被吹老,深秋寒意渗透进每一寸肌理,恰似词人心中无法言说的幽怨。“深山夕照深秋雨”将夕阳与秋雨叠印,既有边地特有的壮阔,又暗藏凄凉,这雨不仅是天象,更是历史长河中无尽的泪。全词以深秋为幕,融个人身世之叹与家国情怀于一体,语言凝练如深秋寒铁,既见清代词坛的婉约风骨,又暗藏对时代变迁的深沉喟叹,读来令人心生苍茫。
图片
图片
8
临江仙·深秋寒夜银河静
尹鹗〔五代〕
深秋寒夜银河静,月明深院中庭。西窗幽梦等闲成。逡巡觉后,特地恨难平。
红烛半条残焰短,依稀暗背锦屏。枕前何事最伤情?梧桐叶上,点点露珠零。
尹鹗此词作于五代动乱之际,深秋寒夜为背景,银河静默、月映中庭,勾勒出清冷寂寥的时空氛围。西窗幽梦易成,醒后却恨意难平,暗喻战乱年代里无常的聚散与难言的孤寂。红烛残焰、锦屏暗影,将闺阁之愁与秋夜之寒层层叠加,末句“梧桐叶上,点点露珠零”以深秋露珠喻泪痕,既合时令特征,又暗喻情缘易碎、离恨难消。全词融深秋物候与闺中幽怨于一体,语言清婉而意蕴深长,恰似寒夜滴露,清冷中自有沉郁之思,既符合五代词风,又暗藏对时代乱离的细腻体察。
图片
图片
9
虞美人·粉融红腻莲房绽
阎选〔五代〕
粉融红腻莲房绽,脸动双波慢。小鱼衔玉鬓钗横,石榴裙染象纱轻,转娉婷。
偷期锦浪荷深处,一梦云兼雨。臂留檀印齿痕香,深秋不寐漏初长,尽思量。
阎选此词作于五代十国纷争之际,以夏荷之艳与深秋之寒形成时空叠影。上阕“粉融红腻莲房绽”绘盛夏莲塘盛景,女子妆成转娉婷,暗喻欢情炽烈;下阕陡转“深秋不寐漏初长”,以秋夜漏长、漏壶滴声反衬孤枕难眠之寂。五代词人多借闺阁情事写乱世离散,阎选亦不例外,夏荷犹在而人已非,深秋寒夜更添“尽思量”的惆怅。全词以“深秋”为情感收束点,将夏之热烈与秋之凄清熔铸一体,语言秾丽而意蕴苍茫,既得花间词之工巧,又暗藏对时代无常的隐忧,读之如深秋寒潭,清艳中沉潜着幽咽的悲音。
图片
图片
10
凤归云·向深秋
柳永〔宋代〕
向深秋,雨馀爽气肃西郊。陌上夜阑,襟袖起凉飙。天末残星,流电未灭,闪闪隔林梢。又是晓鸡声断,阳乌光动,渐分山路迢迢。
驱驱行役,苒苒光阴,蝇头利禄,蜗角功名,毕竟成何事,漫相高。抛掷云泉,狎玩尘土,壮节等闲消。幸有五湖烟浪,一船风月,会须归去老渔樵。
此词当为柳永晚年所作,具体作年不可考。柳永此词以深秋破晓为时空坐标,上片实写雨馀西郊的清寒之景:残星闪烁、晓鸡声断、阳乌初动,山路迢迢,尽显羁旅孤寂。下片直抒胸臆,以“驱驱行役”对“蝇头利禄”的追问,剖露对官场的厌恶;以“五湖烟浪”对“老渔樵”的向往,凸显归隐之志。全词融深秋物候与人生体悟于一体,写景如深秋霜晨般真切自然,抒情似江河奔涌般恣肆不羁,既见柳永率真性情的坦荡流露,又显柳词“言语真率,情感浓烈”的独特况味,堪称宋词中写景与抒情圆融的典范。
图片
备注:文章/资料皆为个人整理学习用,如有错误,欢迎指正,一起学习共同进步!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炒股免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