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块芯片股背后的转型赌局,盈方微到底值不值
打开A股芯片板块,盈方微的8元不到股价实在太扎眼。许多散户冲着“最便宜芯片股”进场,幻想会不会捡到便宜货,但等仔细扒完业务,才发现这里的“便宜”,其实另有原因。
盈方微虽有芯片技术储备,但挣钱的主线主要靠子公司华信科做电子元器件分销,说直白就是帮原厂卖芯片,赚个辛苦差价。2024年营收将近49亿元,基本都靠华信科撑着台面。但分销这活技术门槛低,毛利率还特别薄,最高不到7%,今年一季度剩4.2%,干得多挣得少。如果原厂代理换人,下游客户砍单,业绩立刻就受影响,这生意真心不稳。
那芯片研发呢?说实话,这部分营收能忽略不计。公司早年间造过智能处理器,也做过影像芯片,还保留着一点研发团队。亮点是能做手机直连卫星通信的民营公司之一,这点比较少见。但技术在手不一定变现,近几年芯片业务连亏,2025上半年亏了三千多万,研发投入有限,跟那些动辄年砸数亿的大厂根本不是一个量级。
芯片概念背后,盈方微是家“轻芯片、重分销”的公司。高估值自然轮不到,比起自研芯片的明星企业,盈方微的市值没法比。可低价也不是一无是处,市场还是看重它芯片技术储备和分销资源。万一哪天技术落地,业务突破,也是有翻盘可能的,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愿意赌一把。
现在最关键的,就是华信科。它既是公司营收的大腿,也是最大的风险。传闻不断,说卖股权、说资产置换,核心问题就在于:留着华信科能保营收,但低毛利、高商誉还拖着,不利于转型;要是处置了华信科,短期业绩大跳水,但资金回来,全力押注芯片研发,说不定能改写命运。这道选择题左右着盈方微能否晋级为真正的芯片企业。
值得关注的是,这次华信科处置案可能有国资背景参与,会不会成为政策风口下的新故事?现在答案还没落地,市场时刻盯着进展。很多投资者看重的不是当下,而是这家公司能否在国芯潮里鲤鱼跳龙门。网友也有不同声音,有人觉得低价就是机会,“不买贵的,只买便宜有潜力的”;也有人冷静提醒,分销只是苦力活,别只看表象。
风险摆在明面:净利润连年亏损,负债率高,账上也不宽裕,芯片业务没规模,分销业务靠天吃饭。机构调研也很低调,最新股东数降低,但多数是游资和散户在炒,主流资金还没真押注。
其实看盈方微的故事就像看中国芯片产业的一面镜子。多数企业不是一出生就是高科技霸主,往往先靠分销跑量积累,慢慢转型升级。如果政策和资源跟上,能够研发出拿得出手的自研芯片,这才是真正的价值体现。
8块多的价格未必就是便宜,机会只属于敢于转型、且真能落地的玩家。投资还是建议理性点,别被标签迷惑,盯紧华信科处置与芯片业务量产进展,这才是盈方微能不能变成黑马的关键。你怎么看这事儿?评论区聊聊
配资炒股免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